在汽车制造、航空航天、电子芯片等高精度工业领域,涂层厚度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引发性能衰减甚至**隐患。如何实现快速、精准、无损的膜厚检测?日本SANKO三高膜厚计凭借其电磁感应与涡流双核心技术、智能化操作体验及长久的耐用性,成为全球超10万家企业信赖的“质量守护者"。
一、核心技术:双模探测,高精度测量
SANKO三高膜厚计突破传统单一检测模式,**融合电磁感应型与涡流型双技术体系,覆盖全行业检测需求:
1、电磁感应型:针对铁磁性基材(如钢铁、铸铁),通过线圈电感随涂层厚度变化的特性,精准测量镀锌、喷漆、电泳等工艺的膜层厚度,误差控制在±1μm以内。
2、涡流型:针对非磁性基材(如铝、铜、不锈钢),利用高频电场感应涡流强度与膜层厚度的电相关性,实现氧化铝、阳极氧化、电镀镍等绝缘膜的毫米级检测。
二、优势特点:智能化革新,重构用户体验
SANKO三高膜厚计突破传统设备“操作复杂、数据孤立"的痛点,通过**功能重构用户体验:
1. 便携式设计
● 小型化机身:如SAMAC-FN型号重量仅125g,尺寸63×84×30mm,可单手操作,适合现场快速检测。
● 人体工学设计:SWT-NEO系列采用倾斜支架设计,液晶屏可多角度调节,避免反光干扰,提升户外使用体验。
● 一键智能校准:内置2点校准曲线记忆功能,支持铁/非铁基材各10组校准数据存储。用户仅需将探头接触标准样板,3秒内自动生成检测模型,即使更换操作员也能保持测量一致性。
2. 多功能性:覆盖全场景需求
● 材料适应性强:在支持双模式测量时,SWT-NEO-FN型号可自动识别黑色金属(铁基)和有色金属(如铝、铜),无需手动切换探头,提升检测效率。在支持多层薄膜测量时,GCT-311型号支持*多5层薄膜的独立测量,适用于复杂涂层结构(如汽车电泳漆+中涂+面漆)的逐层分析。
● 大容量存储:SWT-NEOⅡ/Ⅲ分别支持20,000点和40,000点数据存储,满足生产线长期监测需求。
● 无线传输:SWT-NEOⅢ型号支持低功率无线数据传输,可实时将测量结果上传至计算机或移动设备,实现远程监控。
3. 高精度测量:满足工业严苛标准
● 微米级测量:如SAMAC-FN型号分辨率达1μm(0-999μm范围),0.1μm(0-400μm范围),确保对薄涂层(如油漆、电镀层)的**捕捉。
● 毫米级测量:SWT-NEO-FN型号铁基测量范围达0-3.00mm,有色基材达0-2.50mm,精度在0-100μm时为±1μm或±2%,101μm以上为±2%,适用于厚涂层(如衬里、防蚀铝)的检测。
● 恒压接触探头:如SP-3300D型号采用3点接触2极稳定脚设计,确保探头与被测表面恒压接触,避免因压力波动导致的测量误差,尤其适用于弹性薄膜(如抗蚀剂)的测量。
三、行业解决方案:从单一检测到全流程管控
SANKO三高膜厚计已深度渗透至30+细分领域,形成定制化解决方案:
1. 汽车制造:通过SWT-9200型号的40,000组数据存储功能,实现车身涂层从电泳到清漆的全流程追溯,帮助某合资品牌将涂层厚度CPK值从1.0提升至1.67。
2. 新能源电池:EDY-1100型号的0.1μm分辨率,可精准检测锂电池隔膜涂层厚度,助力企业将隔膜厚度波动控制在±0.3μm以内,电池循环寿命提升20%。
3. 航空航天:CTR-1500E型号的1000μm宽量程设计,满足飞机蒙皮防火涂层、发动机热障涂层等厚膜检测需求,某航空研究院实测显示,设备测量结果与实验室金相分析法误差小于2%。
四、关于如何选型的关键因素
1. 测量原理适配性
● 电磁感应型:适用于铁磁性基材(如钢铁)上的非磁性涂层(如油漆、树脂)。
● 涡流型:适用于非铁磁性基材(如铝、铜)上的绝缘涂层。
● 超声波型:适用于复合材料或多层结构厚度检测。
2. 精度与范围需求
● 高精度场景(如航空航天涂层)优先选择SAMAC-F(0-2.5mm范围,±1μm精度)。
● 大范围检测可选用ULT-5000超声波型号,但需确认具体参数。
3. 功能扩展性
● 管理:NEO系列支持大容量存储与无线传输,适合批量检测场景。
● 操作便捷性:SWT-9000的图形LCD引导与4键设计降低学习成本。
精度决定品质,专业成就未来——SANKO三高膜厚计,让每一微米都值得信赖!